摘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马克维茨(Markowitz)教授以病例为引的模式介绍了可引起药物性肾小球疾病的新进展。
肾周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马克维茨(Markowitz)教授以病例为引的模式介绍了可引起药物性肾小球疾病的新进展。
帕米膦酸二钠 该药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所并发的高钙血症以及溶骨性肿瘤转移所致骨痛。 Markowitz教授所介绍的病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帕米膦酸二钠所致的塌陷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C-FSGS)。目前,Markowitz教授所在大学已诊断此类患者共计19例。
对于符合用药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在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前均应检查其血清肌酐水平;根据肌酐清除率情况确定使用方法(若肌酐清除率>30 ml/min,则在2~3小时内给予90 mg;若<30 ml/min,则应在4~6小时内给予90 mg);若用药后患者血清肌酐升高≥0.5 mg/dl,则应停药。
干扰素(INF) INF-α、-β、-γ 及帕米膦酸二钠均与C-FSGS、FSGS-非特殊型(NOS)及微小病变肾病(MCD)的发生相关,以C-FSGS最常见;此外,锂亦可导致MCD和FSGS-NOS。其他可以导致FSGS的药物包括西罗莫司、合成代谢类固醇和海洛因,可引起MCD者还有NSAID。
吉西他滨 该药可引起血栓性微血管病(TMA),预后较差,停药后恢复的可能性较小,具体的发生率尚不清楚,但大约为0.1%~0.3%。治疗包括停药,以及包括血浆置换在内的所有其他治疗,但这些治疗是否会使患者获益尚未知。
烟草 烟草或为引起所谓的特发性结节性肾小球硬化(ING)的原因。研究表明,患者自获得ING的病理诊断至发展为ESRD的中位时间为26个月;ING是一种进展性、假性糖尿病性、血管病理改变,与高血压及吸烟相关。由此,有人甚至提议将ING改称为吸烟相关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其他 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可导致狼疮肾炎;丙基硫氧嘧啶(PTU)、肼苯哒嗪、抗TNF、米诺环素、柳氮磺吡啶、青霉胺等可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抗体(ANCA)/少免疫沉积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金、青霉胺、布西拉明、NSAID、汞和卡托普利(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均无此效果)可致膜性肾病。